班寿明同志现为本校高一物理教师,参加教育工作24年以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教学上积极探索,不断提升自我教学水平,班级管理上方法得当,所带的班级和所教的学科在历次考试中均并列前茅,班级多次被评为文明班级,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2015年被评为感动学校人物,2016年获得高考贡献二等奖荣誉称号,2017-2019年连续三年所带的高三理科普通班和复习班均出色的完成了学校高考任务。其中所带的高三复习班在2018高考成绩人均增幅达到101.84,2021-2023连续三年所带的毕业班均取得了优秀的高考成绩,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一致好评!班老师,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和领导、同行的广泛赞誉。
在他的教育生涯中,始终凝聚着他对学生的情与爱。在班老师那里,学生们得到的是如母亲的关爱,如父亲的严厉,如朋友的交心。
一、转化一名差生比培养一名优等生更重要
在班老师眼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就像父母眼里没有差的孩子一样。在班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下,有很多曾经放弃学习的学生都重新建立了对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很多所谓的差生在他长时间的坚持不懈的教导下,找回了丢失很久的自信心。“转化一名差生比培养一名优等生更重要。”班老师始终这样认为。学校里的老师都这样评价他:班老师是个急性子,但对学生却是例外,尤其对人们眼中的差生。
二、超乎寻常的爱心和责任心,不怕工作搞不好
同事评价班老师对学生有超乎寻常的爱心和责任心。班老师的很多教过的学生都这样评价他:班老师是最具责任心和爱心的老师。他对自己的学生就如同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从学习到生活,都是呵护倍至。在学习上,不管基础多差的学生,他总能自始至终督促、鼓励,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应该是最基本的原则。
三、班老师的“四种能力四个一”
连续担任班主任工作24年中,班老师形成了他自己的教育风格。简要总结为“四种能力四个一”:
缜密有方的组织管理能力。对整个集体进行管理,就要求班主任具有组织者、管理者的才能,即善于组织良好的班集体,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善于管理班级各项工作。同时又要针对个别同学的情况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做好个别转化工作。在班级管理上,安排各项工作要统筹兼顾,考虑问题要周密,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要善于把学校教育要求同本班的实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要制定明确具体、切实可行的管理目标。班老师是这个方面的专家。
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班主任的工作对象是生动活泼的学生。几十名学生的思想,情绪,个性等千差万别,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纷繁复杂,千变万化。因此,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就要求教师在教育方法选择实施上,必须准确、及时、适度。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因材、因时、因人施教。这一点,班老师在我校是有口皆碑。
广泛灵活的协调能力。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班主任只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对学生的全部教育任务是不可能的。他必须协调任课教师、家长等各种教育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协调一致的影响。要协调,首先就得建立良好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要靠交往,班主任要善于同有关部门,同各种有关人员交往。这么多年来,家长想方设法要把自己的子弟挤进班老师所带的班,任课教师争着要教班老师所带的班就是最好的说明。
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班主任做好工作的前提是了解学生,而了解学生最基本的素质就是观察能力。一个有敏锐观察力的班主任,能从学生的细微表现中,捕捉学生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科学地预测问题的趋势,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这是班老师所带的班级为什么是最好的班级的真正原因之一。
一种使人心悦诚服的力量——“冷静、忍让、宽容”。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工作时要 冷静、忍让、宽容。通过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从内心产生对老师的佩服感。这是班老师治班的人格魅力所在。
一个始终如一的抓班原则—— “严”而不“厉”。中国有句古训:“严师出高徒”。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教师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学生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而久之,依赖性、神经质、敌意等不良心理都会从这种难以忍耐的重压下滋生。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二者有着实质性的区别。班老师一直这么认为,更是一直这么做的。
一种师爱最真诚的流露——保护、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教师对学生的最高奖赏莫过于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青少年时期是生理、心理变化发展的高峰,是人生最富于变化、最不稳定的时期。学生此时尚未形成很强的自我意识,非常在乎他人,尤其是老师对他的看法。此时,教师的态度极为重要。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对学生的缺点与不足缺乏耐心,不分场合当众揭短,挖苦嘲讽,乃至导致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完全毁灭。保护、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是许多教育专家、教师的成功之道;尊重学生,是师爱最真诚的流露,同时也是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使其自我价值发现的有效情感因素。班老师带班之所以成功,就是坚持一直这么做的。
一种师爱的突出表现——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深入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师爱的突出表现。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心、支持和指导,希望得到教师的关爱。一般说来,感受到了师爱的学生,均会激发出对教师之爱。学生对老师的热爱,会产生神奇的教育实效,它能使学生自觉尊重教师的劳动,为他所喜欢的老师努力学习,甚至于因对其教师有好感而发展到对该教师所教课程感兴趣,确实体现了“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所以,班老师带的班从来没有发生过师生冲突这样的事。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班老师默默奉献在这三尺讲台;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班老师辛勤耕耘于这平凡的岗位。他无怨无悔,将继续在学习中提高自己,在工作中锻炼自己,在奋斗中充实自己。他迎着阳光、播洒希望,用无私的爱心和教育的艺术来诠释新世纪教师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