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来说,暑假是一段难得的休整时光,可以有大块儿时间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为了让暑假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除了认真完成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组织的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专题培训,我还给自己安排了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一系列书目,让我颇有感触的是读了郑金洲先生写的《教师如何做研究》,这本书理论联系实际,很接地气,为我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方向。
作为教师要适应在过程中生成、在动态中拟定、在教学中更新的教学模式,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案是不存在的。郑金洲先生面对新课程动态变化的课堂教学情况,提出了策略之一是对课堂进行“二度设计”,是指第一种教学设计之外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等新课程理念为依据的新型构想,是面对新课程动态变化的课程教学情况的一种积极应对策略。动态生成式的课堂非常考验老师的知识储备以及把控整个课堂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综合素质。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都习惯将每节课设定特定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一步步进入我们预设的环节中,把学生的思维束缚到自己预设的标准答案中,而我们要做的是转变固有的模式,努力把固化的教学设计转化为计划与动态相结合的教学设计,改变传统教学教案牵着教师走,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现象,在教学中尊重学生,顺应学生的思维方向,积极呵护学生的不同思维方法。
作为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教育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持续不断的反思。教育反思类型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即时反思与延迟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反思内容可以是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过程反思、学生行为反思等等。反思时,注意秉承新教育理念,以新课标的基本主张为参考点,把经验与理论结合起来,把整体反思与局部反思结合起来,把反思结果运用与实际、改进实践。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发现每次两个班级上完课后总会有不同的新感悟,下课后我会及时反思自己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进而改进自己的课件与呈现的方式。该书中136页介绍的《记我的一次反思教学经历》在反思内容和反思形式上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借鉴学习。
课堂教学需要精雕细琢,教师要真正顾及学生多方面的成长,在课堂中巧妙点拨、适时调控、多项交流,去感受自己作为课堂教学创造者的快乐以及体会学生共同分享的快乐。阅读郑金洲先生的《教师如何做研究》,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对自己今后的教学也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