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校高二年级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缸制作大赛!这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将课堂上的生态学知识付诸实践,还展现了他们的无限创意和团队合作精神。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场充满生机与智慧的比赛吧!
从理论学习到动手实践,从团队协作到创意迸发,同学们用双手构建了一个个“会呼吸”的微型生态系统。无论是玻璃缸中摇曳的水草、灵动的小鱼,还是精心设计的生态循环结构,都凝聚着智慧与热爱。
1、创意无限,生态缸里的“小世界”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玻璃缸、塑料箱等容器,亲手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微型生态系统”。有的小组设计了淡水生态系统,鱼虾在水中游动,水草摇曳生姿;有的小组则打造了陆地生态系统,苔藓、小植物和昆虫和谐共生;还有的小组别出心裁,模拟了湿地、沙漠甚至海洋生态系统。每一个生态缸都是一个独特的“小世界”,展现了同学们对自然的理解与热爱。
2、科学实践,生态平衡的奥秘
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们不仅需要考虑生态缸的美观性,还要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比如,如何选择适合共生的动植物?如何调节水质、光照和温度?这些问题都需要同学们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生态学知识来解决。通过亲手操作,大家对“生态平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团队合作,共同完成“生态杰作”
从设计到制作,从调试到观察记录,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团队的合作。同学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设计,有的负责材料收集,有的负责记录数据。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
优秀作品展示
经过评委老师的认真评选,最终评选出了一批优秀作品。
一等奖:
54班张珂卿、54班王立泰、57班王登浩、57班潘雨墨小组、55班鲁丹妮小组、51班刘艺馨、51班第二小组、56班冯岱晔
他们的生态缸有的以淡水生态系统为主题,水质清澈,水草茂盛,小鱼小虾在水中自由游动,展现了极高的生态平衡水平;有的以湿地生态系统为灵感,模拟了湿地中的植物、昆虫和水体环境,设计精巧,细节满分!有的以苔藓和小型植物为主,打造了一个迷你森林,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他们的生态缸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具,作品稳定性惊艳全场!
二等奖:54班冯晨阳、54班刘相儒、 58班柳中烨、55班周增刊小组、52班李明晓、52班第八小组、56班刘欣硕
三等奖:53班君临天下小组、53班无言组、58班梁丹萌、58班王雨涵小组、55班刘文正、51班刘文杰、52班第六小组、56班杜宇畅
学生感言
“这次活动让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生态系统,也让我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高二(54)班 张珂卿
“和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生态缸,不仅有趣,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团队合作。”——高二(54)班 王立泰
活动意义
生态缸制作大赛不仅是一次科学实践,更是一次生动的环保教育。通过亲手制作和观察生态缸,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发同学们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期许展望
未来,学校将继续举办更多有趣、有意义的科学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探索自然、发现科学的机会!
守护生态,从一个小缸开始;探索科学,永不止步!